嬰兒補鈣需謹慎,因為寶寶身體還在發育,需防不良影響。

一、寶寶缺鈣的不良影響

1、驚厥:寶寶血液中鈣磷偏低,易患“佝僂病性低鈣驚厥”,俗稱“低鈣驚厥”。發病原因:鈣在血液中抑制肌肉興奮性,防止過度收縮。缺鈣時,抑制作用減弱,肌肉興奮性增高,易抽筋。癥狀:寶寶哭鬧不安,易受驚。

2、腹痛:血液中游離鈣離子偏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引起腸痙攣,出現腹痛等消化道癥狀。癥狀:無規律肚子痛,與飲食、排瀉等無關,吃解痙等藥物無效果。

3、囟門不閉:18個月以上寶寶前囟門未閉,應作骨骼X線照片和血液化驗檢查。缺鈣時,顱骨鈣化不足,導致佝僂病,顱骨軟化(俗稱“乒乓頭”)。癥狀:顱骨內板變薄,摸上去有“乒乓球樣感覺”。

二、補鈣和補鋅不能同時進行

補鈣和補鋅同時進行,容易使兩者“競爭”,相互爭奪載體蛋白,互相受到制約。同時,鈣在體內的含量遠多于鋅,同時補充會影響鋅的吸收。因此,最好分開補。

“先鋅后鈣”更好,白天補鋅,晚上補鈣,吸收效果更好。鋅加速細胞、骨骼細胞生長,是身體發育的“根據地”。先補鋅,能使細胞生長加快,而骨骼細胞增多和生長是鈣沉積的基礎。鋅影響維生素A的代謝,并輔助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先補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補鈣效果。

注意:除鈣鋅制劑外,食物中富含的鈣鋅也不應忽視。牛奶、蝦皮含鈣較多,有助于睡眠,晚上喝杯牛奶是最便捷的補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