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無需特效藥物治療,大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都是腹瀉的流行季節,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由于小孩子的抵抗能力較差,他們更容易得腹瀉。那么,如何在家中照顧腹瀉的小孩呢?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得了腹瀉,家人在處理急性腹瀉時應遵循以下六個步驟:

1、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在頭四個小時內,給患兒服用20~40ml/kg的特定液體,之后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這種特定液體包括:

(1)米湯加鹽溶液,制作方法為:米湯500ml+細鹽1.75g(約半啤酒瓶鐵蓋)。

(2)糖鹽水,制作方法為:清潔水500ml+白糖10g+細鹽1.75g,煮沸后服用。

(3)口服補液鹽(ORS)。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新生兒腹瀉,家長應謹慎使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在家庭治療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腹瀉次數與量增加、不能正常進食、頻繁嘔吐、明顯口渴、超過38℃的發熱中的任意一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以糾正脫水。

2、繼續飲食。腹瀉的孩子體內營養物質丟失較多,因此應給他們足夠的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防止生長發育障礙。吃母乳的嬰兒應該繼續母乳喂養,急性期可以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如果是人工喂養,可以繼續給予平時習慣的飲食,可以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實際上,禁食會影響孩子對營養素的攝入,削弱患兒的抗病能力,容易導致腹瀉遷延或發生營養不良。"饑餓療法"并非適用于所有情況,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患兒營養好轉后,可以逐步恢復飲食,進食應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地循序漸進。

3、腹部注意保暖。秋季氣候漸涼,腹瀉寶寶的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將加重腹瀉。父母可以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的腹部進行熱敷,也可以幫助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4、對生活用品進行消毒。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并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交叉感染。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對于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使用前和用完后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5、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溫水擦洗干凈,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對于腹瀉造成的小兒臀部皮膚破潰,應選用外用藥膏或霜劑涂于患處,如鞣酸軟膏、氧化鋅霜等。每次大便后,用清水洗凈臀部,涂抹適量藥物。

6、合理用藥,禁止濫用抗生素。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應用抗生素必須有針對性地使用,濫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而且會嚴重危害患兒的身體健康。除了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外,不適當的應用抗生素會殺死體內有益的共生菌群,破壞微生態平衡,損害微生態對機體的屏障與保護作用,削弱患兒的抗病能力,促使腹瀉遷延不愈,或繼發二重感染。由于秋季腹瀉多由病毒引起,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脫水的預防和液體的補充,患兒可以在幾天內自愈。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如痢疾等,才可以考慮加用抗生素。

另外,為了盡快明確腸道感染的病因,醫生需要對孩子的大便進行常規檢查。因此,當孩子出現腹瀉需要看醫生時,家長應使用干凈的玻璃小瓶留取少許新鮮大便,帶到醫院,以協助早期診斷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