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87_如果試管嬰兒是必須,取卵時,掌握這些知識很重要
當自然受孕條件有限
迫不得已選擇試管嬰兒時
了解更多
可以讓你更順利、更舒心
早日成為媽媽
而取卵作為試管嬰兒的重要一環
有什么注意事項?

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01
取卵術前注意事項
術前需調整好心態。取卵是整個試管嬰兒過程中唯一對身體有微創的手術,手術時間多為10~20 分鐘。
取卵時會有輕微疼痛感,屬于可承受范圍,且可選擇用鎮靜麻醉藥,無需過于緊張。
也無需過分在意取卵數量的多少,取卵多不代表卵子質量高。值得一提的是,有需求的女性務必選擇正規且有資質的醫院進行手術。
02
術前準備
促排過程中保持生活規律,戒煙戒酒;
飲食均衡,勿暴飲暴食,更勿進食阿膠、蜂蜜等補品以及任何保健品,服用任何藥物前需咨詢醫生;
停止注射促排卵藥物,當日按醫囑準時、準量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進入周期打針后,可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不宜從事重體力及劇烈運動,取卵術前4~5天避免性生活;
需靜脈麻醉患者取卵前一晚12點后禁飲禁食(睡前可適量補充易消化食物,如粥、熱牛奶、豆漿、面包、面條、雞蛋等預防低血糖),非靜脈麻醉取卵患者可進食,但避免流質飲食。
03
手術當日
取卵當日切勿化妝、戴首飾、留長指甲及涂指甲油,以便隨時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穿著輕便舒適的衣服及平跟鞋,取下活動性假牙、隱形眼鏡等,體內如有植入物請提前告知;排空膀胱。
取卵前,醫生會對陰道進行消毒和沖洗;取卵時首先進行探針穿刺,在B超探頭固定一根長長的穿刺針,其尾部連接著負壓吸引膠管,接著將B超探頭置入陰道,借助探頭上的針管依次抽吸卵巢內每一個卵泡內的液體,然后放入試管內;將試管內的液體倒入小圓玻璃皿內,并在顯微鏡下揀吸出卵子注入另一個培養皿里,等待催熟。
取完卵后會被醫護人員送入觀察室休息,
需多飲水多排尿,觀察尿色,如發現異常請告知醫生。
04
術后注意事項
取卵術后休息1~2小時,可適當進食,
期間可能會有頭暈、惡心、嘔吐等不適,多是因為麻醉引起的,稍作休息后即可緩解。
也可能有下腹輕微脹痛、陰道少量流血現象,都是正常情況,一般不需特殊處理。避免劇烈活動,以免發生卵巢扭轉或破裂。有明顯不適,如進行性加重的腹痛、腹脹、頭昏無力、陰道流鮮血、血尿等,請隨診。
在飲食方面,適量增加攝入雞蛋、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低鹽食物和冬瓜、橙汁、鯽魚湯等利尿食物,多吃蔬果,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腹脹和便秘;注意有無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的發生,其主要表現為胃腸道不適、腹脹、呼吸困難及小便量減少等。
此外,取卵術后禁盆浴,可以淋浴,保持外陰清潔,防止感染;術后直至早期妊娠階段避免性生活,確定未孕者可以正常性生活;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和急劇的體位變化,以防卵巢扭轉,表現為突然腹痛、惡心、嘔吐、肛門墜脹感等。
一般可于取卵術后3天或5天,到醫院了解胚胎及移植情況。
衛生社團講科普 96期
頂級專家、網紅醫生為你授課!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省民營醫院和衛生社團組織聯合黨委攜手廣東衛生在線開設“衛生社團”健康科普宣傳專欄,發揮“兩新”組織專業優勢,向公眾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助力常態化抗疫。(點擊上方專輯可查看系列報道)
特別鳴謝:廣東省民營醫院和衛生社團組織聯合黨委
作者 | 闕文清 翁雪玲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生殖中心護士長、婦產科護士長
編輯|阿芒 吳秋秋 責編|張秀麗
來源|
廣東省護理學會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自三孩政策實施以來,多地密集發布生育支持政策。其中醫保對生育的支持是一個重要內容。
根據近期發布的《浙江省醫療保障局關于支持“浙有善育”促進優生優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提出,提高0-6歲嬰幼兒醫保報銷比例。0—6歲嬰幼兒基本醫保報銷比例較普通城鄉居民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
同時,通知明確,擴大生育保險支付范圍。將分娩鎮痛、早孕期胎兒結構超聲篩查、胎兒系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等診療項目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
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對第一財經分析,將分娩鎮痛、胎兒系列檢查等診療項目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這就進一步擴大了生育保險支付范圍,為孕婦生殖健康、為孕婦生育健康寶寶,提供了更多的實際支持和技術保障,進一步彰顯了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對懷孕生育過程的關心、對孕婦和胎兒健康的關愛。
此前3月,江西省醫療保障局正式下發《關于調整“術后鎮痛”等醫療服務項目醫保支付類別的通知》,3月8日起,江西將“無痛分娩”納入報銷范圍,可直接持醫保卡刷卡結算。
另一方面,近年來,不孕不育人群日益增多,將包括試管嬰兒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報銷的呼聲很大。此次浙江發布的通知提出,要制定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等治療不孕不育的輔助生殖相關技術醫療服務價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適時將其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
輔助生殖技術是治療不孕不育癥的重要方法,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IUI)、配子移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其中應用最廣的是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技術(IVF)。
近年來,我國不孕不育患者數量在增加,但輔助生殖治療技術昂貴。來自廣州、去年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張女士說,常規試管嬰兒技術一個周期的花費大概3萬元,如果有其他問題,還要調理等等,或者一次不成功,需要重復做,那么花費就更大了,身邊有不少朋友花費超過了10萬。
福建的謝女士今年也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下一對雙胞胎,此前她曾跑到湖南、北京等地求醫,前后歷時約七年,花費達30萬。
在廣州工作的朱女士說,現在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育的人很多,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以前說要去做試管還遮遮掩掩,現在都是很普遍的了。我們這個群體的生育意愿很強烈的,醫保報銷就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今年2月,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京醫保發〔2022〕7號),對公立醫療機構已開展的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了規范調整,其中對體外受精胚胎培養等53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進行了統一定價。在規范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同時,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涉及人群廣、診療必需、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
不過,4月13日,北京市醫保局回復,經核實,根據醫療保障待遇清單相關規定,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我市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工作暫緩執行。
湖南省醫保局也在官方平臺上回復稱,在診療項目方面,湖南省將盡快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在科學測算、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將逐步探索將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針對網民建議“補助輔助生殖”的留言,四川省衛生健康委3月8日回復稱,下一步,擬借鑒個別省市做法,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爭取將常用的輔助生殖技術進行統一定價,將常見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進一步減輕群眾相應負擔。
董玉整告訴記者,將治療不孕不育的輔助生殖技術相關醫療費用適時納入醫保,對于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幫助他們實現健康生育的愿望,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為落實“三孩”生育政策,5月16日,湖北省咸寧市發布十二條配套措施。其中,對女方年滿35周歲、確需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生育的家庭,在市內具有輔助生殖資質醫療機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費用,按照每戶累計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予以報銷。
(gcy 來源: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