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區不是十個婚檢九個都是地貧(地中海貧血),但是廣東地區地貧發病率的確比其他省份高位居全國之首,地貧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導致地貧的原因很復雜也很多樣。通常來講是因為基因的缺陷導致,如果父母雙方都是攜帶至會有很大幾率遺傳給孩子。

雖然沒有“十個婚檢有九個都是地貧”那么夸張,但不得不說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廣東省高發的遺傳病之一,據廣東省地貧防控項目基線調查數據顯示,廣東戶籍人口中地貧基因攜帶率約16.8%,同型地貧基因夫婦約占2%。如果夫妻為同型地貧基因攜帶者,每次懷孕其子女則有1/4的概率為重型地貧患者。

我國“地貧”的高發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四川、重慶、湖南、江西、貴州等10個省市,我國南方各省的地貧基因攜帶率為1-23%,其中攜帶率最高的省是廣西省,高達20%左右,廣東省為10%左右。

而廣西、廣東之所以會成為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區其實有2點原因,首先都知道地貧和貧血區別不一樣,而地中海貧血之所以會出現一個較強的地域性,這就跟它與遺傳有著很強的聯系有關,這就跟它與遺傳有著很強的聯系有關。

12月12日上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不久前,該生殖醫學中心正式喬遷至市南區寧夏路218號新址,現已全面開診。當天,不孕癥規范化診療學習班同步開班,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子江等專家遠程視頻或現場授課。

據介紹,擁有百年歷史的青大附院,是國內較早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先后開展了人類精子庫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該院于1984年開展深低溫精子冷凍和供精人工授精(AID)術,1985年誕生第一例AID嬰兒,1998年開始夫精人工授精(AIH)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1999年誕生青島市第一例試管嬰兒。按照國家衛生部關于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規范要求,青大附院2004年獲夫精人工授精準入,2010年 “試管嬰兒”技術正式運行。

為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環境,擴大診療范圍,提升患者滿意度,2020年9月,成立已有10年的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通過山東省衛健委組織的遷址專家評審,10月份正式喬遷新址。據青島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閆博民介紹,喬遷后的生殖醫學中心位于青島市市南區寧夏路218號,總面積約9000平方米,設有生殖婦科、生殖男科、生殖外科、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男科實驗室、內分泌實驗室、超聲科、影像科等,硬件設施居國內領先水平,可以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就診服務。

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喬遷新址,臨床妊娠率55%以上國內領先_75616

青大附院院長董蒨表示,生殖醫學中心成立10年以來,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依靠過硬的技術實力,為廣大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診療技術,獲得了較高的社會滿意度。此次喬遷后,生殖醫學中心從基礎設施到硬件配套、從學科發展到人才引進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站上了走向更大更強、與國內外學術接軌的新起點,下一步將在前沿醫療技術和科研方面再添創新與突破,打造高標準、高起點、國內一流的生殖醫學中心。

記者了解到,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現有醫護人員45人,其中臨床醫師13人、胚胎實驗室人員7人,現臨床主要開展男女不孕不育的診斷和治療、復發性流產的診治、各種生殖內分泌疾患的診治等。目前生殖醫學中心每年完成門診8萬余人次,人工授精300余周期,試管嬰兒近2000周期,臨床妊娠率穩定在55%以上,達國內領先水平。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肖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