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俗稱,發展至今,已歷經40載,從第一代發展至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有資料報道發達國際已發展至第四代技術,但還未進行臨床推廣?;蛟S大眾對試管嬰兒技術的更新迭代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定論:第三代比第二代先進,第二代比第一代先進,三代成功率比第一、二代更高。

關于試管嬰兒技術的“定論”都是基于臨床運用結果總結出來的,只能說是找準了試管嬰兒適應的臨床方案,針對性強,成功率自然更高些。

單精子注射適用于所有患者?

單純的“第三代比第二代更好”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比如第二代試管嬰兒,也稱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ICSI),是使用顯微操作技術將精子注射到卵細胞胞漿內,使卵子受精,體外培養到早期胚胎,再放回母體子宮內發育著床,初衷是為了解決男性受精率低的問題,其主要適應癥如下:

1.男性不育(必須三次以上的檢查確認):包括少精癥、弱精癥、畸精癥、部分無精癥。

2.過往治療中受精失敗或受精率極低。

3.卵冷凍保存后,或不成熟卵子經體外培養成熟后,需要采用ICSI輔助受精。

4.連鎖性疾病、染色體平衡移位、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患者在進行種植前診斷技術上要求ICSI者。

5.反復IVF失敗者。

試管嬰兒ivm方案是什么意思?和ivf哪個成功率高?_0XU1a

單精子注射適用于所有患者?

按目前WHO精液分析標準,90%或更多的不育夫妻存在男性因素的不育,但也只有不到40%的患者需要進行ICSI治療,除非是患者存在脊髓損傷或非常嚴重男性因素的不育。其實IVF受精失敗的發生率并不會太高,且受精失敗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對精子學的評估;二是體外處理/制備/獲能過程中的處理不當,導致精子功能損傷。

但恰恰這兩方面的缺陷都對IVF操作的改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檢驗標準。例如加拿大安大略兒童與青少年服務部的一項報告稱:ICSI應只用于患有嚴重男性因素不孕癥患者,或既往周期受精失敗的不孕夫妻。誠然,即使精子質量指標低于WHO為目前育齡男性推薦的標準,也并非使用單精子注射的充分理由。

單精子注射適用于所有患者?

因此,單精子注射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ICSI受精率更高也是相對的說法,在損傷胚胎的發育潛能和導致胚胎數目減少問題上,有更大的風險。

試管嬰兒ivm方案就是將未成熟的卵母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成熟為MII期后用于ICSI-ET的方案。這類方案與ivf相比成功率比較低,大概只有15%-30%左右,因為這項技術目前只有少數生殖中心擁有,是試管嬰兒領域中的前沿技術。ivm方案也叫未成熟卵培養方案,可以給一些想要生育卻無法生育的特殊患者提供幫助的技術。

試管嬰兒ivm方案和ivf方案都是可以幫助不孕患者懷上孩子,這兩種方案適用的患者特征有所不同,具體哪種更適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定。以下是試管嬰兒ivm方案的介紹:

1.ivm方案是在應用少量促排卵藥物后,從卵巢中將未成熟卵子取出,在特殊的體外培養液中培養成熟,再利用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受精,從而獲得可利用胚胎并進行胚胎移植以爭取妊娠的一種臨床治療方案;

2.一般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癥、卵巢高反應有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病史、卵泡發育遲緩等癥狀的卵子成熟障礙的不孕患者就需要用ivm方案;

3.ivm培養方式就是將GV期或GV前期的卵母細胞在體外培養,達到MⅡ期,讓它能夠正常受精、發育和著床;

4.試管嬰兒ivm方案國內很少有醫院開展,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因此該方案的成功率只有15%-30%左右,與ivf方案40%左右的成功率相比是比較低的

試管嬰兒名詞釋疑

試管嬰兒助孕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英文縮寫以及專業術語,為了讓大家盡快的了解試管相關名詞的意思,這里特別整理了試管嬰兒常用英文縮寫,可供大家參考:

字母簡稱名詞含義字母簡稱名詞含義IVF體外受精PN原核ET胚胎移植術OPU采卵術ICSI單精子卵胞漿內顯微注射MII卵成熟的卵母細胞PGT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GV未成熟卵子NGS植入前基因檢測技術IVM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HRT凍胚移植方案AH輔助孵化SEET無創性內膜刺激胚胎移植OHSS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GIUT子宮腔配子移殖POF卵巢早衰TV-GIFT經陰雙側輸卵管內配子移殖PCOS多囊卵巢綜合征FET解凍胚胎移植術Em/EMs子宮內膜/子宮內膜異位癥CET凍胚移植OI誘導排卵Gn進口促性腺激素NC自然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