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試管嬰兒費用有沒可能醫保報銷?_2u875
對于一些因女性無法提供卵子而導致不孕的家庭,可以利用供卵試管技術進行助孕,以實現生育孩子的愿望。下面就為各位介紹一下蘭大一院供卵試管費用及排名。
2022蘭大一院供卵試管費用:1、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主要是利用人工方法讓卵子和精子在體外受精,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試管女性子宮發育成嬰兒,費用主要包括術前檢查、培養和移植試管嬰兒的費用、移植后用藥及驗孕費用等,總費用約3萬-5萬元。
2、卵母細胞單精子顯微注射
卵母細胞漿中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是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顯微受精技術,即在顯微鏡下注射單個精子。試管技術的費用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試管的基礎上增加了0.5-0.8萬的精子優化費用,總費用約4萬-6萬元。
3、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
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即三代試管嬰兒,是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分析胚胎的遺傳物質,以移植優質胚胎,從而提高妊娠概率。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試管的基礎上,增加了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費用約3-5萬元,總費用約5萬-10萬元。
蘭州供卵試管嬰兒醫院排名:蘭州助孕中心 | |||
序號 | 醫院 | 能否供卵助孕 | 試管技術 |
1 |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 能 | 一、二、三代 |
2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 | 能 | 一、二、三代 |
3 |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 | 能 | 一、二代 |
4 | 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 | 能 | 一、二代 |
雖然蘭州的四家正規醫院都可以提供供卵試管進行助孕,但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可用的卵源,患者需要自己咨詢。一般來說,患者需要等待其他患者在試管治療周期中自愿捐獻多余的卵子,這樣他們就有機會等到合適卵源。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于供精/供卵試管嬰兒的相關內容,可以添加網站的生殖顧問微信免費一對一咨詢。
申明:本文內容來自網絡,內容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
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據2月21日北京醫保局公布的消息,北京已將16項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甲類門診報銷,成為全國第一個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甲類醫保的城市。新政策于3月26日起正式落地實施。該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有不少廣東居民詢問,廣東離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報銷還有多遠?
記者22日從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獲悉,雖然廣東醫保沒有把輔助生育技術單列出來,但輔助生育可能會使用到的一些治療、檢查手段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不孕不育患者減輕經濟負擔。
16項技術項目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
北京市醫保局、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將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范圍,新政策將于3月26日起執行。根據通知,此次被納入北京醫保報銷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包括宮腔內人工受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門診治療中常見的、診療必需且技術成熟的項目。目前,北京具有輔助生殖資質的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有15家,包括北京協和、北醫三院、北京婦產醫院等。
“今早有同事在工作群轉發了這個消息,引起大家熱議。這對不孕不育癥患者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可以大幅減負。”中華全國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周少虎22日接受采訪時說。
周少虎算了一筆賬,以輔助生育中比較常用到的人工授精術為例,該項目平均費用為7000—8000元(不同生殖中心價格略有不同),其中,藥費占比為20%,技術操作類項目費用占比為80%;北京將該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若費用按80%報銷),意味著將為患者整體減負64%。再以第一代、第二代試管嬰兒為例,平均費用為30000—40000元,其中,藥費占比為30%,技術項目費用占比為70%;如果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可為患者整體減負56%。
部分患者因高額費用放棄進行試管嬰兒
一項在廣東省新婚夫婦中進行的流調顯示,有14%的夫婦有不孕不育問題,其中,有部分是需要接受輔助生育技術治療才能生育的。由此可以看出,對輔助生育技術有需求的人群在廣東也是龐大的。有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進行了超過8萬個取卵周期(即完成一次取卵以及后續的胚胎植入),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仍完成了接近7萬個取卵周期。
周少虎介紹,輔助生殖技術的費用對于不孕不育患者來說的確是不小的負擔,特別是三代試管嬰兒的費用平均為六七萬元,高額費用攔住了不少想生育的不孕不育患者。
廣東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中心專科主任徐艷文表示,根據該中心統計的就診數據顯示,就診的不孕不育患者中,35歲以下占比為58%,但40歲以上患者呈不斷上升趨勢(2021年該中心接診的40歲以上患者超過16%)。在該中心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35歲以下人群中,一個取卵周期的累積活產率約為70%,這意味著有30%的患者取一次卵不能成功懷上并誕下寶寶,需要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試管嬰兒。而對于40歲以上的女性患者來說,由于卵子的數量和質量驟減,一個取卵周期的累積活產率大幅下降,40歲到42歲為20%、43歲以上則不到5%,這意味著40歲以上不孕不育女性要想成功圓夢可能要做更多次試管嬰兒。
據介紹,“第三代試管嬰兒”是植入前遺傳學檢測的俗稱,主要適用于單基因病和染色體結構重排的檢測,以及胚胎的非整倍體篩查。如地中海貧血是廣東省最高發的單基因病,重型患兒需要長期輸血治療,導致家庭經濟壓力非常大。但進行三代試管嬰兒治療可以同時選擇既沒有地貧表型,又與重癥患兒HLA配型相符的胚胎進行宮腔內移植,從而為重癥患兒的臍血骨髓移植治療提供機會。
徐艷文表示,在臨床中,確有患者因為費用問題放棄進行試管嬰兒。另外,高齡女性由于卵子質量差,胚胎容易出現染色體異常而發生流產,多次流產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可能造成宮腔粘連影響妊娠,因此也有患者尋求第三代試管嬰兒的助孕方式,即進行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篩查。
記者注意到,在這次被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范圍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中就包含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時需要用到的技術,比如“胚胎單基因病診斷”“染色體疾病的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等。
部分輔助生育治療在廣東可用醫保報銷
近年來,隨著二孩、三孩等配套政策密集出臺,人口問題持續受到國家高度關注。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的呼聲一直沒有斷過。廣東離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還有多遠?
記者注意到,曾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于‘不孕不育癥’輔助治療納入國家醫保提高人口增長的建議”。對此,國家醫療保障局在答復中表示,醫保部門已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溴隱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藥品納入支付范圍。同時,在診療項目方面,將指導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學測算、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逐步把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下一步,將進一步會同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完善政策,努力提升不孕不育患者的保障水平。
就在今年的“廣州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建議,精準化制定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將不孕不育治療,輔助生殖醫學檢查、治療等相關費用按比例納入醫保范疇。
記者從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獲悉,雖然廣東醫保沒有把輔助生育技術單列出來,但輔助生育可能會使用到的一些治療、檢查手段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不孕不育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比如,在《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2021年)》中,能看到顯微外科輸卵管吻合術、輸卵管修復整形術、經輸卵管鏡插管通水術等名列其中。
【觀點】
不孕不育確應享醫保報銷待遇
同樣是“輸卵管修復整形術”,如果在婦科做就可以醫保報銷,如果在生殖中心做就是自費。周少虎說,目前大多數醫院的生殖中心開出的處方如果寫的疾病診斷是“不孕不育”則不能醫保報銷,但如果是其他疾病則有報銷的可能。他表示,疾病不應該有三六九等、科室也不應區別對待,不孕不育作為疾病中的一種,應該像其他疾病一樣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能否提高生育率仍有待觀察

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北京醫保報銷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網上有不少聲音認為,這對提高生育率有積極作用。但相關專業人士對此卻持更為審慎的態度。和二孩政策放開后出現的生育小高峰不同,這次三孩政策放開后來生殖中心咨詢輔助生育的人數暫無顯著變化。“已經生了二孩的媽媽來咨詢生三娃比較少,來的主要是已經有胚胎冷凍在生殖中心的患者。”徐艷文說,再生一個孩子關乎的不僅僅是生育這個環節本身,還關乎養育、教育等多個環節,這也是許多家庭考慮再生育的重要因素。
醫保能否負擔得起有待考量
此次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范圍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中包含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時需要用到的技術,比如,胚胎單基因病診斷(每個胚胎5050元)、染色體疾病的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每個胚胎3750元)等。對此,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擔心。他認為,按一個取卵周期產生5個胚胎來計算,每個胚胎都需要進行以上檢測或診斷,再加上每個胚胎還需要活檢(該項目此次也納入北京醫保報銷范圍,價格為1560元),這樣算下來費用相當高,長此以往醫保是否能負擔得起有待考量。
【編輯:張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