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糖尿病靠什么檢驗指標確診

疾病分析:區分肥胖1型和二型糖尿病的唯一方法是測量糖尿病自身抗體。而癥狀和體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和家族史都無助于醫生做出明確診斷。對于患有新糖尿病的10歲以上肥胖兒童,可以常規檢查自身抗體。

看糖尿病是1型還是2型要做什么檢查?

問題分析:你好,根據你提供的信息,90%的糖尿病人是二型糖尿病人,1型糖尿病通常年紀輕輕就有糖尿病。建議:可以去醫院檢查胰島功能檢查,可以檢查是1型還是2型。

1型與2型糖尿病的鑒別指標是什么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鑒別要點:  (1)年齡:1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下發病,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絕大多數為1型糖尿病,僅極少數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總之,年齡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齡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時體重:發生糖尿病時明顯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顯,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無論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發病之后體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顯消瘦。  (3)臨床癥狀:1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如多飲、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無典型的“三多”癥狀。為數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臨床癥狀不明顯,常常難以確定何時起病,有的只是在檢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臨床癥狀比較突出,故常能確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時間。  (4)急慢性并發癥:1型與2型糖尿病均可發生各種急慢性并發癥,但在并發癥的類型上有些差別。就急性并發癥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較少發生酮癥酸中毒,但年齡較大者易發生非酮癥高滲性昏迷。就慢性并發癥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發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發生心、腦、腎或肢體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則不多見,而2型糖尿病除可發生與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外,心、腦、腎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的發生率較高,合并高血壓也十分常見。因此2型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及腦血管意外的機會遠遠超過1型糖尿病人,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不同點。  (5)臨床治療: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2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當然當口服降糖藥治療失敗、胰島B細胞功能趨于衰竭或出現嚴重的急慢性并發癥時,也是胰島素的適應癥。  (6)對于那些通過臨床表現很難判斷是那種類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進一步的檢查。這些檢查包括:空腹及餐后2小時胰島素或C肽檢查:可以了解患者體內胰島素是絕對缺乏還是相對缺乏。  (7)各種免疫抗體的檢查:如GAD抗體、ICA抗體等,這些抗體檢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糖尿病是否于免疫有關。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如何鑒別診斷?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1型糖尿病通常在30歲前患病,而且更多的是在16歲前發病;2型糖尿病則大多在40歲以上發病。第二,絕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都是突然起病,多飲、多尿、多食,體力減少,明顯消瘦等癥狀明顯;而2型糖尿病的癥狀常不明顯,多數患者體態都較胖。第三,一般1型糖尿病發生酮癥酸中毒的機會遠遠超過2型糖尿病,且腎病、視網膜病變等發生早而多,而2型糖尿病發生冠心病及腦血管意外的機會超過1型糖尿病。第四,1型和2型糖尿病在口服糖耐量試驗、胰島素及C肽釋放試驗中的監測結果都存在差異,體現它們各自胰島素絕對缺乏和相對缺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