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物如果產生耐藥性怎么辦

靶向藥物都是針對不同的驅動基因的。如果產生耐藥,一般要尋找新的靶向藥物替代或者選擇新的治療手段。不同癌癥的靶向藥物也有所不同。

靶向藥物沒有副作用說明無效?

靶向治療的藥貴嗎?

很貴但是為什么靶向藥要標價這么高呢?真的是藥廠太黑了么?這些藥物的成分不是很簡單,原料也都很便宜么,為什么放個包裝就要幾千塊錢一瓶了呢?在這里我并不替藥廠說話,但是我要把里面的故事講一講。一個藥物被研發的前生和今日在藥廠最常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們發現了10000種化合物都能夠殺死癌細胞,然后想把他們做成藥片。然后發現這10000個藥物只有500個做成藥片之后,給老鼠吃掉可以抑制老鼠體內的癌細胞,并且還不會讓老鼠死掉。之后給人吃之后,發現只有200個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然后開始進行幾輪的臨床試驗,每輪臨床試驗都要啟動大量的科研人員,醫務人員配合,并且進行文章的發表,最終可能只有10個藥物被證實能夠確實起效,這個過程往往就要花費5-10年的時間,最后真正10個藥物可能只有2-3個藥物會上市。但是在上市之后,可能會有1-2個藥物會因為嚴重不良反應撤市,因此這10000種化合物,最終可能要花10-15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最終成為我們能夠使用的藥物。而其他的全都是白白浪費時間,至少把錢和時間花在了試驗什么是錯誤的上面。只有一小部分人買單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研發甚至連美國的醫療經濟都有要被拖垮的趨勢,就是因為它的研發成本和周期太高,幾個億研發出來的藥物,未必能挺到上市就會夭折,大大增加了藥物的成本和售價。而更重要的是,為了突變的幾率只有0.01%的藥物,可能最終全世界只有幾百個人能夠購買,但是這幾億的研發成本并不可能省下來,于是最終就只能增加這一小部分患者的負擔。但是民間偏方是完全不用的,我國很多藥物,只要有一個合理的配方,就是能夠直接產出藥物銷售的,這些藥物我是不建議朋友們去嘗試的。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藥物都沒有太大的副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們的配方好,效果強,而是因為它們就沒有太多的作用,就是一瓶糖水罷了。有很多人說,里面可是加入了上百種中草藥的呀,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經常這些藥物檢測的結果就是,里面可能所有的藥物加起來,都還閉不上一碗正常的中藥所含的劑量,就好比你往長江上游打了一個雞蛋,就說長江下游的人全都喝到了蛋花湯一樣。

現在用的靶向治療法,注射的藥物,可以根治嗎?

是問腫瘤嗎?暫時還不行的,但是如果患者運氣比較好基因型剛好合適那么可以和正常人一樣活10多年,好像慢性病一樣。畢竟是少數。現在的免疫療法對大部分患者有效,也能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