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用藥保哪些靶向藥物納入保
2017年醫保規定的靶向治療如何報銷
社會醫療保險報銷是在出院或者轉院之后報銷。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定點醫療機構于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后,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發生的醫藥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急診結算程序: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后,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并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后,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轉診轉院結算: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簽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后,方可轉院;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后市外、先省內后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后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后,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于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費用 。
靶向藥醫保報銷目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新版目錄擴大了基本醫療保險用藥保障范圍,西藥、中成藥部分共收載藥品2535個,較2009年版目錄新增339個,增幅約15.4%;關注兒童用藥和重大疾病用藥,增加了職業病特殊用藥等,比如新增了治療塵肺病的漢防己甲素等藥品。西藥、中成藥增幅約15.4%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介紹,2017年版藥品目錄由凡例、西藥、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四部分組成。凡例是對藥品目錄的編排格式、名稱劑型規范、限定支付范圍等內容的解釋和說明,西藥部分包括了化學藥和生物制品,中成藥部分包括了中成藥和民族藥,中藥飲片部分采用排除法規定了基金不予支付費用的飲片。西藥和中成藥部分共收載藥品2535個,較2009年版目錄增加了339個,增幅約15.4%。其中西藥部分1297個,中成藥部分1238個(含民族藥88個)。中藥飲片部分未作調整,仍沿用2009年版藥品目錄的規定。陳金甫表示,各省(區、市)可以按規定對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的乙類藥品部分進行適當調整,并發布本省(區、市)的醫保藥品目錄。“我們要求此項工作應于2017年7月31日前完成。各省(區、市)藥品目錄發布后,各統籌地區應在1個月內開始執行新版藥品目錄。”新變化調入藥品重點考慮新藥等陳金甫表示,藥品目錄工作方案中提出“調入藥品重點考慮臨床價值高的新藥、地方乙類調整增加較多的藥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兒童用藥、急搶救用藥、職業病特殊用藥等”,專家組在評審中嚴格按照工作方案,對上述藥品予以重點考慮,并注重做好與醫藥領域其他相關政策的銜接。新增塵肺病治療藥品陳金甫表示,2017年版藥品目錄不僅適用于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也同樣適用于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員,目錄制定中對工傷保險用藥予以了特殊的考慮。一方面充分考慮了職業病等特殊疾病的用藥需求,新增了治療塵肺病的漢防己甲素等藥品;另一方面藥品目錄中A型肉毒毒素注射劑等5種藥品的“備注”一欄標為“限工傷保險”。這些藥品僅限于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而不屬于基本醫保基金的支付范圍,也就是說工傷保險的用藥范圍要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的用藥范圍。下一步還將指導地方及時按規定將療效可靠的工傷保險治療藥品列入地方調整的目錄當中。目錄特點增91個兒童藥品品種新增了91個兒童藥品品種。藥品目錄中明確適用于兒童的藥品或劑型達到540個,加大了兒童用藥保障力度。加大了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醫藥行業創新發展意味著研制和生產出質量更好、療效更佳、成本更低的藥品。為此,目錄調整中將2009年后上市的新藥作為重點評審對象,并對其中的創新藥進一步傾斜。2008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批準的創新化藥和生物制品中,絕大部分都被納入了2017年版藥品目錄范圍或談判藥品范圍,僅很少的品種因不屬于醫保支付范圍(疫苗)或臨床認可度較低等原因未被納入。重點考慮重大疾病治療藥物。治療癌癥、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常用藥品基本被納入了藥品目錄或談判藥品范圍。大力支持中藥、民族藥。在堅持“中西藥并重”的基礎上,加大對中藥和民族藥的支持力度,2017年版藥品目錄中西藥與中成藥占比分別達到51%和49%,基本持平。專門組織了少數民族醫藥專家對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傳統藥進行評審,新增民族藥41個,增幅達90%,比例明顯高于其他藥品。與2015年國家談判藥品做好銜接。替諾福韋、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等3個藥品均經專家評審納入了藥品目錄。此外,大力支持基本藥物制度。擬談判藥品治癌藥納入擬談判目錄陳金甫表示,部分專利、獨家藥品屬于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但是價格較為昂貴,按照現有市場價格納入目錄可能給基金帶來一定風險。要對這些藥品探索建立談判準入機制,通過談判、適當降價后,再將符合條件的藥品正式列入藥品目錄。此次目錄評審中,經過咨詢專家評審、遴選專家投票等程序,確定了45個擬談判的藥品。這些藥品中近一半為腫瘤靶向藥物,涵蓋了白血病、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常見腫瘤,其他為心腦血管疾病、罕見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用藥。“下一步我們將在確認相關企業是否具有談判意向后,向社會公布擬談判藥品名單并按相關程序組織談判,將達成一致的品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在更好的保障參保人員臨床用藥需求的同時保證基金平穩運行。”
最新退休職工靶向藥報銷比例是多少?
靶向藥能報銷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