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物是什么?

癌癥治療是一個世界難題:首先,癌癥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很低,幾乎被認為是“不治之癥”;其次,傳統的放、化療由于缺乏特異性,在殺傷腫瘤細胞、取得療效的同時,往往存在較大的毒副反應,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痛苦。談癌色變,癌癥的不期而至,對于每個人而言,都不亞于是一場災難。時至今日,隨著腫瘤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腫瘤的認識越來越深,防治方法逐漸增多,并日臻完善,醫學家們已能很有把握地說:通過合理的綜合治療,許多癌癥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分子靶向治療在腫瘤的綜合治療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選擇腫瘤細胞特異的分子靶點,應用針對該靶點的藥物進行治療,在取得療效的同時,又避免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讓病人遠離“格殺勿論”的恐懼,這種高效、低不良反應的治療模式,越來越被腫瘤醫生和廣大患者所認同。正如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主席Eschenbach在2002年ASCO會議上提出:癌癥治療手段在20世紀是“尋找和破壞”,而21世紀將是“靶向和控制”。分子靶向治療手段已成為21世紀癌癥治療的重大方向。近年來,針對某些受體、基因或關鍵物質的新型分子靶向藥物在腫瘤臨床實踐中取得了顯著進展。分子靶向藥物通過阻斷腫瘤細胞或相關細胞的信號轉導通路,來控制細胞基因表達的改變,從而抑制或殺死腫瘤細胞。臨床應用中,腫瘤靶向藥物可以單獨應用,也可與手術、化療、放療聯合應用,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目前,已經有單克隆抗體治療、基因與病毒治療、細胞載體的靶向治療和新生血管抑制等多個靶向治療方法問世。單克隆抗體是針對特異抗原產生的特異純化抗體,它具體有高度專一性,能夠特異性針對腫瘤細胞進行靶向治療,從分子水平逆轉腫瘤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因而有“生物導彈”之稱。該類藥物具有靶向性強、特異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點,并能增強放、化療的治療效果,代表著腫瘤治療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百泰生物藥業有開發的國家Ⅰ類生物新藥泰欣生,是綜合利用基因工程、抗體工程、細胞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研制的高科技生物藥品,是針對腫瘤細胞中過度表達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而制備的特異性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作為靶向藥物,泰欣生能夠如導彈般“追蹤”并殺傷腫瘤細胞,具有治療特異性強、生物利用度高和副反應小等特點,可顯著提高腫瘤治療的有效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EGFR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上皮細胞、角質細胞等細胞表面,EGFR信號通路對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分化等生理過程發揮重要的作用。EGFR等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缺失或其相關信號通路中關鍵因子的活性或細胞定位異常,均會引起腫瘤、糖尿病、免疫缺陷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研究發現,EGFR在多種實體瘤中過度表達,如頭頸癌、肺癌、結直腸癌中,都存在EGFR過度表達現象。EGFR的過度表達與腫瘤的高侵襲力、高轉移性及不良預后高度相關。EGFR的過度表達,往往導致腫瘤細胞無限增殖、去分化、抗凋亡、持續生成新生血管、侵襲組織并遠處轉移,從而促進腫瘤的不斷形成和惡化。泰欣生能夠競爭性結合EGFR,阻斷由EGFR與其介導的下游信號轉導通路,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分化、促進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增強放化療療效。

靶向用藥是什么?

可以咨詢大連協和醫院。

靶向治療藥物有哪些

靶向治療藥物在制藥中也稱為靶向制劑。然后,搜索百度。我簡單介紹一下,靶向制劑是指一種能在靶器官、靶組織和靶細胞內集中藥物,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給藥系統。它是第四代藥物劑型,被認為是抗癌藥物的合適劑型。1.靶向制劑的分類和作用特點。靶向制劑最初意味著狹窄的抗癌制劑。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在給藥途徑、靶向特異性、持久性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因此所有靶向藥物制劑也應被廣泛納入。1.1靶向制劑的分類根據載體的不同,靶向制劑可分為脂質體、納米顆粒、納米球、復合乳劑等。可分為口服給藥系統、直腸給藥系統、結腸給藥系統、鼻腔給藥系統、皮膚給藥系統和眼科給藥系統。根據靶向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肝靶向劑和肺靶向劑。1.2靶向制劑的功能特性脂質體是指將藥物包裹在類脂質雙層形成的膜中間而制成的超微型球體。脂質如磷脂、膽固醇等作為膜狀結構的膜材料,可作為藥物載體,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吞噬,增加了藥物對淋巴組織的定向性和對靶組織的滯留性。納米顆粒和納米球是包裹藥物的顆粒,由脂蛋白、白蛋白、糖蛋白和纖維素等天然高分子物質制成。納米粒子作為藥物載體,具有許多優點,已成為藥學領域的熱點之一。靶向制劑應具有以下特點:使藥物具有藥理活性的特異性,增加藥物對靶組織的方向性和滯留性,降低藥物對正常細胞的毒性,減少用藥劑量,提高藥物制劑的生物利用度。

什么是靶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