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他們每一天都在考驗著爸爸媽媽的觀察力:什么時候餓了,什么時候困了,什么時候想便便了……當然,還有一種觀察力可是十分有技術含量,就是看看判斷寶寶是否生病。乍一聽,無比困難啊。“我們又不是醫生,怎么看啊?”今天,小編就給各位爸爸媽媽說說,夏季新生寶寶生病的五大信號。
  夏季新生寶寶生病的五大信號
  信號一哭鬧不安
  當寶寶沒有“話語權”時,哭,成為新生寶寶最有力的“言語”。寶寶會用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不舒服。所以寶寶的哭聲是判斷身體狀況的信號之一。如果寶寶總是哭鬧不安,或是持續不哭不鬧,媽媽就要警惕: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哭鬧分為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時,媽媽應該先從生理性原因考慮,如果排除了,再考慮病理性因素,必要時就要及時上醫院就診了。
  1、發熱:夏天寶寶容易出現熱感冒,如果寶寶持續地哭鬧不安,而且精神狀態萎靡不振,食欲不佳,有可能是發熱了。媽媽應該量一下寶寶的體溫,看看是否有發燒的現象。
  2、皮膚問題:如果寶寶一直在哭,不發燒,碰到身體的局部哭得更厲害,那么可能是皮膚出現問題,尤其到了夏天,寶寶容易長痱子。媽媽要細心查看身體各部位有沒有異常,像臀部、頸下、腋下皮膚皺褶處有沒有發生皮膚糜爛,耳朵、臍帶處是否流膿等。
  3、腦部病變:這可能是寶寶腦部病變的信號。發現這個現象的話,媽媽應該馬上把寶寶送到醫院就診。

undefined

  4、肺炎:寶寶的哭聲微弱,并在安靜時呼吸次數明顯增快,體溫也不升高反而身體發涼,就可能是肺炎了。應該及早就醫。需要注意的是,肺炎的寶寶還會表現出口吐白沫的癥狀。
  5、腸套疊:當寶寶幾個小時以上無原因的劇烈哭鬧,時哭時停,伴有嘔吐,隨即排出暗紅色血便時,寶寶可能是患了腸套疊。這種病非常危險,媽媽要立即把寶寶送到醫院就診。
  寶寶的哭聲也是學問大大的呢,所以媽媽要學會細聽寶寶哭聲,判斷寶寶是否生病了。
  信號二大便異常
  寶寶的便便也可以反應身體是否健康,尤其是消化系統的疾病,都會通過寶寶的排泄物顯現出來。夏天又是寶寶腹瀉的“旺季”,所有腹瀉問題都集中在夏季爆發。所以每天觀察寶寶的便便也是非常重的。
  1、乳糖不耐受:如果寶寶大便次數多,體重不增,愛哭鬧,可能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母乳、配方奶粉均含有乳糖,乳糖的吸收需要有酶的幫助,這樣的寶寶體內缺乏這種酶,致使乳糖不能分解吸收,引起腹瀉。媽媽應該送寶寶到醫院去檢查。
  2、消化不良:如果寶寶的大便氣味酸臭,像臭皮蛋的味道,那么大多數是因為寶寶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多,消化不良。尤其是人工喂養的寶寶,應把奶粉稍微沖稀一點,不要加糖等附加物。
  3、肛裂or腸炎or痢疾:如果寶寶大便出血。媽媽應該首先觀察顏色。如果顏色呈鮮紅色,那么可以檢查一下寶寶有沒有肛裂或者息肉。如果顏色比較深,就要考慮是否是腸炎或者痢疾等疾病,要立即去醫院就醫。
  4、膽道阻塞:如果寶寶的大便看上去灰灰白白,像白色陶土一樣的,那么說明寶寶的膽道阻塞,膽汁不能流入腸道,要立即就醫。

undefined

  5、病理性腹瀉:腹瀉是新生兒的常見疾病。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混有膿血或粘液。如果還伴有精神萎靡,咳嗽、流鼻涕、發燒等癥狀,就說明寶寶體內還有感染。就比較嚴重了,應該立即就醫。
  信號三食欲不佳
  健康的寶寶能按時喝奶,食量正常。如果寶寶突然吃奶次數減少甚至不吃奶,奶量也有所下降,并伴有精神不佳、惡心、嘔吐或其它情況,多半是在告訴媽媽“我生病了“。一般新生寶寶患病時,常常首先出現食欲下降,不想吃飯、惡心及嘔吐等癥狀。吃奶時表現出吸吮無力或閉嘴搖頭。在炎熱的夏天里,容易因為氣溫高而食欲不振,媽媽容易混淆了寶寶是因為氣溫問題還是本來的生理問題。這個時候,媽媽就要警惕咯!
  1、胃腸道疾病: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吃飯,不斷打嗝或放屁,且散發濃烈的酸臭味,那么應該是因為食物積滯導致的消化不良。其它的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腹瀉等也會引起寶寶食欲不振。最好結合寶寶的大便來判斷。
  2、口腔感染:如果寶寶不肯吃奶,或者吃奶以后就不斷哭泣,并且伴有流口水。媽媽就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嘴巴里面,是不是有破損,或口腔感染,比較常見的是鵝口瘡。
  3、感染癥: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全身性感染癥等都會引起寶寶食欲下降,通常還會伴有全身性的癥狀,如咳嗽、精神不振等。
  4、鼻塞·紅臀:如果寶寶不肯吃飯,還大聲地哭鬧、張著嘴巴呼吸。就可能是因為鼻腔里面有污物堵住,沒辦法順暢的呼吸。媽媽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鼻子,把里面的臟東西清理出來。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寶寶得了紅屁股,覺得難受而不想吃飯。
  5、發熱:如果寶寶食欲下降,吃奶次數減少,奶量減少,而且沒什么精神,媽媽要量一下體溫,看看有沒有發熱的現象。

undefined

  新生寶寶護理有什么需要注意?
  防止寶寶窒息有三注意
  在醫院的時候,寶寶剛出生,還沒有開始呼吸前,護士就會很迅速地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回到家里后,家人該怎么保證呼吸暢通呢?
  一,父母要經常檢查寶寶的鼻孔是否通暢,常常清除鼻孔內的分泌物。
  二,要保持寶寶適宜的體位,一般采取右側位,如果寶寶仰臥時應該避免他頸部前屈或者過度后仰。如果給予俯臥時,需要專人看護防止窒息。
  三,要避免隨意將物品阻擋在新生兒口鼻腔或按壓寶寶的胸部。
  預防寶寶感染三注意
  一,新生兒衣被要用純棉布縫制,穿著舒適,易于清洗和高溫消毒,寶寶不會產生過敏反應。衣服應寬松、肥大、容易穿脫。不要用扣子、夾子,更不能用別針,以防損傷皮膚和內臟。
  二,為了清潔皮膚,減少感染機會,要堅持每天給新生兒洗澡。洗澡時室溫要求26~28度,水溫38~40度。洗澡水好用流動水,將嬰兒專用的沐浴液先涂在在大人手上或小毛巾上,再給寶寶涂,然后用清水把泡沫沖洗干凈,用毛巾擦干全身。在腋窩、頸部、腹股溝等皮膚多褶皺處灑些寶寶爽身粉。
  三,新生兒臍帶一般于出生后3~7天脫落,每天洗操后要用酒精錦簽消毒臍窩處,避免臍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