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些年輕家長過分溺愛自己的孩子,一旦發現寶寶稍有不舒服就亂投醫、濫用藥。殊不知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對嬰幼兒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無一益。例如:
  寶寶疾病不能隨便治
  見熱即退
  發熱是幼兒患病的常見癥狀,它是許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種臨床表現,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也是人體對入侵致病菌的一種反應。有些年輕家長發現寶寶稍有發熱,就濫用退熱藥,以期達到快速降溫之目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因在沒有弄清發熱原因之前輕易退熱,常會掩蓋病情,降低幼兒抗病能力,對診斷和治療都十分不利。
  見咳必止
  咳嗽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癥狀,由于小兒支氣管粘膜嬌嫩,抵抗外來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發生呼吸道炎癥而產生咳嗽。從醫學角度上講,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而排出體外,它起著清潔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暢通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輕父母發現寶寶稍有咳嗽,便急于給孩子喂服各種止咳藥。這種做法雖可暫時緩解咳嗽癥狀,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于呼吸道內,繼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出現胸悶、難受、呼吸困難,甚至引起肺不張、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說,在未明確寶寶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亂投止咳藥,否則會掩蓋病情。

undefined

  見喘即平
  哮喘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多發病。誘發哮喘的因素很多,最常見的是過敏性哮喘(如接觸花粉及動物皮毛等),其次為藥物性哮喘、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及肺源性哮喘等。有些年輕家長發現寶寶稍有咳喘,就盲目應用氨茶鹼類平喘藥,以期達到迅速平喘之目的,豈不知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氨茶堿雖是治療哮喘的常用藥,但小兒不宜輕易使用,因該類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高度興奮作用,用藥后很容易引起小兒興奮過度、心動過速,再加上氨茶堿的中毒量與治療量極為接近,故用量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中毒而危及生命,特別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更不要輕易應用氨茶堿類平喘藥。
  預防早產寶寶疾病媽咪要有招
  1、保暖:
  早產兒出院回家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他的保溫問題。夏季的時候,室溫也要保持在2628℃,濕度維持在55%65%,體溫維持穩定在3637℃之間為正常。最好不要呆在空調房,可以在隔壁房間開空調,讓風慢慢吹進來,保證媽媽和嬰兒的舒適感。而過度保暖也不行,可能會發生高熱甚至燙傷,熱水袋的水溫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讓熱水袋直接貼挨寶寶的肢體,要隔被放置。
  2、沐浴:
  2000克左右的早產兒,早幾天采用油澡,以后可用溫水浴,過多的操作、搬動易使之疲勞,增加心臟負擔和消耗熱能,還會引起吐奶甚至顱內出血,因此,動作應盡量輕柔。

undefined

  3、保證居室衛生:
  夏季的時候如果不開空調,會因為室內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導致細菌容易繁殖。早產兒的抵抗力非常低,所以一定要保證家居的清潔和空氣的新鮮,建議每日通風兩次,每次1520分鐘。室內不要養太多易招蚊蟲的盆栽,應該擺放在陽臺。
  4、預防感染:
  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更差,應盡量減少探視,對患呼吸道感染、發燒、腹瀉、皮膚感染等疾病親屬的探訪,要婉言謝絕,不讓其進入早產兒的居室,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定時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5、測體重:
  每周可測體重12次,如體重不增,應請保健醫生協助查找原因。
  6、母乳喂養:
  母乳是早產兒的首選食品,也應該成為最主要食物來源,因此媽媽們要保證母乳喂養。如發現寶寶有頻頻嗆奶、氣促、面色難看或唇周發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寶寶可能生病了。早產兒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過程中,會有幾次含乳頭休息的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