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生育率一直在下跌,一年比一年的數據下滑明顯,根據數據統計,從2016年實施全面的二胎政策的頭幾年,75后,80們在老一背“多子多福”的影響下,心花怒放,連忙響應實施二胎政策。
  收到良好的人口增長,當年新生兒1786萬,看到此數據,讓不少人覺得,覺得中國出生人口這個事,不是事,沒必要焦慮。
  可是,此后的出生率都在下降,2018年新生兒數量是1500萬,2020年新生兒數量是1200多萬,2021年新生兒數量是1062萬,每一年都增增地直線下降,而去年竟跌破一千萬的分界線,出生人口是900多萬,今年直接跌破800萬??磥砣ツ?月1號出臺的三胎政策以及后來的補貼政策沒有迎來良好的收獲。
  許多專家分析,縱使現在出臺三胎政策,各個地區鼓勵生育,并有各個地區的生育獎勵政策,還得不到良好的改觀。
  于是總結道現代的年輕人不婚不育,生育率提不上去,最基本的原因是現代的女性受到了高等教育,有了獨立的思想,有了獨立人格,有了事業,有了與男性一樣抗衡的能力,才導致出生率的頻頻下降。因為女性的思想的崛起,讓她不再依賴任何人,不再依附任何人,覺得一個人活得依然精彩,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古時候提倡“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進而從子”的女子這一生都是依附著男人而活著的。
  這是古代“三從四德”的內容之一,是禁錮女性、毒害女子、剝奪女性權利的具體體現,是同型的、落后的、腐朽的“男尊女卑、男權至上“的封建思想。

undefined

  新中國成立以來,女性的權利得到了徹底的解放,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等書寫入了法律條文上,融入了社會生活中,而當代女性的自強不息,努力拼搏,好學勤奮也為當今社會作出了不少的貢獻。
  而那些專家針對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歸咎于女性的進步,還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搬出古代禁錮女性思想的條紋,吃相太難看。那個時候只是方便控制女性為男性心甘情愿的服務,并抑制女性學習進步的空間罷了,古時候的女性如同男性的附屬品。
  生育率的下降,明明是生活上的壓力影響了生育,現實中過高的房價,是讓許多家庭瞬間囊中羞澀,有的家庭為了買一套房子是掏空了幾代人的老本,再付出未來幾十年的時間勤勤懇懇埋頭苦干的買房奴才換來的一套房。這也是造就許多人未婚,從而導致生育率下降的第一個的原因。
  女性職場歧視。許多女性一旦懷孕了,就會影響了當下的工作穩定,會被公司所嫌棄,可能面臨降職、影響升遷、嚴重失去崗位的風險,等休完產假回來,面對工作與帶娃的雙重壓力自身負重前行,顧此失彼的局面!一些女性考慮為此失去了原有的事業安全感,不得不放棄生育的念頭。

undefined

  生活質量成本的提高。養娃不像以前的養育方式,只解決孩子的溫飽問題就好了,而是要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提供給孩子的立身之本,才能適應這個多變的社會,無論是生活上的日常開支還是教育、醫療等等方面的成本實在太高,有些年輕人連提高自身生活品質都望塵莫及,于是對于新生命的到來更加力不從心,只能選擇放棄。
  明明是社會現狀的種種原因造就了生育率不斷下降的直接原因,最后竟然是“女性覺醒”來背鍋,這個背鍋俠,女性朋友才不當。
  試問一下,如果孩子出生,不用擔心養娃的一切費用,沒有經濟方面后顧之憂,女性朋友,還用活得比男生還拼命嗎?不僅要會賺錢,還要負責帶娃、育娃、家務活…,一不小心活成了千軍萬馬:如果有足夠的安全感,哪個女性朋友會這么拼事業呢?
  明明是教育與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女生看到人生的多樣性與可能性。
  明明現代女性受到了高等教育所闖出來的事業為社會做出不少貢獻,大家是有目共睹。
  男性朋友談結婚對象時,明明要選擇學歷高的女生,認為以后生的孩子在受到高等教育女性的教育下才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