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教室布置也內卷?“開學儀式感”遭家長質疑:有必要嗎?
現代人,凡事都講究儀式感。不可否認,在單調瑣碎的日子里,儀式感既能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熱情,還可以拉近與身邊人的距離。由于意識到了儀式感的重要性,很多學校就連新學期的教室布置也相較從前有了巨大的變化。新學期報道時,不少家長都在網上曬出了自家孩子所在的教室。為了讓孩子們有個好心情,也為了活躍開學氣氛,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在開學前對教室進行了一番打掃和裝飾。

在“干凈整潔”的基礎上,大家又買來了氣球、水果、棒棒糖……
“吃最甜的糖,做最棒的自己”望著黑板上的成果,家長們眼前已經浮現出了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容。
在教室布置上,最基本的操作是將每個孩子的新書本用禮品扎帶捆起來,再打個蝴蝶結。
為了增強儀式感,有的班級還會給每個孩子準備一瓶旺仔牛奶。
如果預算較多,除了學生的課桌,老師和家長還會附帶著布置一下講臺和窗戶。下面這個班級里,家長們就將講臺布置成了甜品水果臺,并貼上了幾張吉利的標簽,可謂是儀式感滿滿。
除了常規的布置,還有的班級緊跟潮流,在網上定制了網紅路牌。
“愛在一(2)班”
“ 我在四(3)班很想你”
“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三(7)班”
……
看到這樣的操作,許多網友都直呼太卷了!
也正因如此,“開學儀式感”遭到了一些家長的質疑。
有人坦言想給孩子儀式感,教室可以布置,但簡單一點就好,大費周章地把教室弄得花里胡哨,報完道后又要費力拆除還原,折騰大人真沒必要。
有人表示自己既是家長也是老師,近幾年開學前都會和同事布置教室到很晚,有時候真覺得這種裝飾成了同行之間的一種內卷,實際沒多大意義。
家長吐槽“開學儀式感”的3點理由:
1、浪費班費
雖然教室布置得好看會帶給孩子們一些驚喜,但在很多學校,布置教室的錢是從班費里扣除的。對于家長來說,不少人都覺得花費幾百上千元班費就為了圖個開學半天,這錢花得太不值得了,與其如此,不如給孩子們買幾本書看。
2、耗費家長的時間和精力
“開學前幾天,我娃老師就在家長群里招工去幫忙布置教室了,弱弱的問一句,能不找家長幫忙嗎?”聊到開學儀式感,一位媽媽表示很頭疼,作為家委會的一員,幾乎每次開學自己都要去學校義務幫忙布置教室,在她看來,這件事情就是在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3、覺得是一種促使攀比的不正之風
如今的互聯網已經高度發達,因此信息流通也很迅速方便,當家長在網上看到別人家孩子的開學環境,難免就會相互比較,這種比較無形中形成了一股攀比的風氣,繼而讓開學的儀式感也變得內卷起來。
開學儀式感,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很多家長吐槽,但也有不少人對于“開學儀式感”是非常認可的。
在這部分家長看來,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要有點期盼,就算是要花一些班費和精力,只要孩子開心,就是值得的。
的確,為人父母之后,家長們都愿意在很多事情上給予孩子滿滿的儀式感,這種做法的本質是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在現實中,也不排除一些老師和家長是在出于攀比之心而將儀式感內卷化。
因此,開學儀式感雖有必要,但也不需要過于講究,若不計成本地消耗班級費用,顯然就有鋪張浪費之嫌了。
上一篇:
明治乳業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