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通訊》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關于對養育三孩家庭的作者免收版面費的通知》。這份期刊表示:“三孩家庭父母養育成本較高、家庭壓力較重。為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的決策部署,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本刊決定即日起對養育三孩家庭的作者來稿,一經錄用,免收全額版面費。”此言一出,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有人指出,如此做法對于鼓勵生育可謂“杯水車薪”,也有人覺得在細節上體現社會對多子女家庭的支持,也算一件好事。

99.png

  先不提鼓勵生育的事情,單說版面費這點,《財會通訊》的通知就有點問題。學術期刊從什么時候開始“名正言順”地收取版面費了?客觀來說,一家刊物就算不給作者稿費,也不應該收取版面費。但在現實中,很多人都知道:收版面費的學術刊物比比皆是,向作者收取版面費,甚至已是某些刊物“公開的秘密”。不收版面費的刊物,反而顯得“另類”。從論文發表的合理流程來說,越是級別高、權威的刊物,越不應該收取版面費。從這個角度上看,《財會通訊》雜志表示對一部分作者免收版面費,并不能算是什么“善舉”。反過來說,那些不養育三孩的作者,難道就應該被收版面費嗎?

  再者,《財會通訊》雜志只是一個專業刊物,在圈子外的知名度并不高。我們不禁要問:在其有限的投稿作者群體里,又有多少人屬于養育三孩的情況呢?恐怕符合其要求的作者寥寥無幾。那么,這樣看似鼓勵生育的做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降低人們的生育成本的作用呢?正如一些網民所批評的,對養育三孩家庭的作者免收版面費,并不能起到什么實際作用。與其說這是真心支持三孩家庭,不如說是一次自我標榜、自我感動的“宣傳秀”。

  如此看法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理性分析的結果。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都想方設法鼓勵生育,推出各種政策,降低人們養育二孩、三孩的壓力。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人們生育多孩的意愿依然不算高。這是因為生育問題的背后,牽扯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非常多,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需要久久為功。

  如果一些機構能夠拿出真金白銀,給予二孩、三孩家庭必要的經濟補助,那才能起到一些現實作用。而要做到這一點,往往需要政府發力。比如,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發布政策,對按政策生育第二個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戶籍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新政策發布半年后,有650戶家庭符合發放補助的標準。據媒體報道,政策實施一年后,攀枝花的出生人口數量較政策實施前一年增長了1.62%,其中,能夠直接體現政策實施效果的二孩出生增長了5.58%,三孩出生增長了168.40%。可以說,只要拿出適當的經濟資助手段,還是能對二孩、三孩的出生率有所推動的。

  陜西省寧陜縣也曾發布政策,對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夫妻雙方至少一方戶籍且生育子女戶籍均在該縣的家庭,一次性分別給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補助。這樣的金額看起來不高,但對一個普通縣城的家庭來說,也算是一筆資助。總而言之,要想真正提高人們的生育意愿,特別是提升二孩、三孩的出生率,必須拿出真正能解決民生需求的合理政策,光靠一些作秀式的“支持”,恐怕難以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