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中學因財政困難向學生收200元為老師支付課時費,目前已制止
近日,新京報記者收到線索稱,西安市長安區第七中學高三教師為學生免費補課,但學校因財政困難無法給老師支付課時費,所以向每位學生收費200元,有家長質疑此舉不合規。
11月20日,西安市西咸新區教育局就此事對記者作出回應稱,該收費行為是部分家長主動提議的,已被制止,教育局正在核實和調查。
據網傳視頻顯示,一名“24屆高三三班家長群”的微信群中,一名家長稱,學校老師一直在周末為學生免費補課,“現在財政吃力,無法給上課老師支付課時費,老師也要養家糊口。”
另一名家長表示,她代表該班家長到會議室開會,學校領導向她轉達,為提高老師工作積極性,建議適當增加老師薪酬,因學校財政困難,所以向每名學生收200元。有家長隨后回復表示“支持”。
20日下午,當記者再次以家長身份向當地教育局詢問時,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該收費是家長主動提議,已被制止,并無家長交費,正在核實調查。記者拔打涉事學校電話,但無人接聽。

據悉,該校始建于1955年,2010年晉升為陜西省標準化高中。近年來學校相繼被區教育局“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先進學校”及“高中會考成績優異學校”稱號。由看來學校應該是教學質量與教育資源相對平衡的優質學校,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財政困難的狀況。
此事是否存在個別家長個人意愿,還需相關調查才能得以考證。但是,為提高老師工作積極性,向學生收費的行為肯定是違反教育規定的,更不值得提倡和傳播。
高中生處于非義務教育階段,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都會收取相對的學雜費用,所以就普通家庭的孩子的來說都是一筆可觀的家庭開支,需要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承受一定的思想壓力。甚至,有條件的家長為了使孩子的學業有所成效,還要支撐課外的高額補課費,這已經成為一個鐵定的規律,使孩子們身心俱疲。
特別是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他們的心弦已經繃得很緊,身體也是極為疲憊不堪,能支撐孩子們前行的只有他們青春的夢想。所以希望家長和老師能夠共同協作真正做到理解和幫助他們,不要用任何不必要的事情給孩子們施壓,讓他們以輕松的狀態去備考,才是家長和老師最大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