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寶寶吃什么去寒氣?三伏天寶寶飲食注意事項
三伏天是天氣比較炎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三伏天通過飲食的方式來調理身體,尤其是寶寶在入伏之后,更是可以經常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來改善寶寶的身體狀況。那么入伏寶寶吃什么去寒呢?
入伏寶寶吃什么去寒
寶寶宜多吃酸甜食物。夏季炎熱高溫,人們喜歡喝冷飲,喝水多了,導致濕氣侵入人體,外濕入里,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失常,使寶寶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胃十分不利,而苦味食物有瀉火潤燥之功,不宜多食,所以日常飲食應適當多吃甘寒或甘寒為宜。而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寶寶夏季三伏天應適當多吃些酸味甜食。推薦:水果:菠蘿、西瓜等。面食:可以自制模具,把寶寶 "討厭 "的面食塑造成水果、小動物的形狀,然后用全麥面粉、黃豆粉、精白粉調色。肉類:雞、鴨、魚、動物肝臟等。蛋類:雞蛋、鵪鶉蛋。海鮮:藻類。
飲食 食:可多吃溫熱性食物,如蔥姜蒜、茴香、韭菜等。這些溫性食物入脾胃,再運化陽氣滋養身體,可以起到祛寒的作用。喝法:適當喝紅糖姜水可以幫助去寒,紅糖姜水是利用生姜、紅糖一起沖泡的方法。因為生姜性溫味辛,能入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補脾胃的功效。而紅糖水可以補充津液,溫補脾陽。二者同飲,可起到發汗而不傷正氣的效果。雖然小兒會有出汗的現象,但紅糖水可以補充流失的津液,防止脫水現象的發生。
其他方法:熱水泡腳是一種比較簡單實用的幫助去除體內寒氣的方法,因為用熱水泡腳之后,有助于促進氣血沿著經絡運行,使身體出汗,這樣體內的寒氣也會隨著出汗而排出,所以熱水泡腳對去寒氣有一定的幫助。另外,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寒證,如手腳冰涼、腹痛腹瀉、遺尿等,需及時到正規中醫院就診,經中醫辨證論治后,給予溫補的中藥或中成藥,配合針灸、拔罐等治療。

三伏天寶寶飲食注意事項
多吃粥、湯。三伏天的飲食一般以溫熱為宜,早晚餐喝些粥很有益處。大量的粥是涼血消暑之物,吃后不僅能生津止渴、清熱涼血,還能滋補身體。此外,多吃營養豐富的湯、涼菜、糟鹵肉、燉肉湯(雞、鴨、鵝)、醋、醋腌菜等,既開胃又可補充營養。熱天常喝養生茶。三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工作之余,若能喝上一杯清涼可口的養生茶,會感到輕松、涼爽,暑氣即消。多喝保健茶,其中以鹽茶、菊花茶最為常用。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夏季蔬菜營養豐富,種類齊全,且大多具有清涼作用,應多吃。就冬瓜而言,其味甘、淡、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尿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冬瓜的營養價值很高,無論是炒菜、煲湯還是做餡,都十分清香可口。其他如西紅柿、南瓜、南瓜、黃瓜、西瓜等都可以多吃。此外,在食用新鮮蔬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凈。因為瓜果在采收、運輸和貯藏過程中常遭受各種微生物病原體、寄生蟲卵的污染。因此,在食用瓜果前,一定要仔細清洗干凈,再用開水燙一下,以殺滅病菌或蟲卵,預防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
飲食宜清淡。三伏天不要吃得太油膩,飲食宜清淡平和。因為含有油脂的食物,不僅抑制胃酸分泌,而且刺激胃產生一種抑制自身蠕動的 "胃泌素",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延長,這樣就會感到腹脹,不想吃東西,而且由于三伏天體內水分蒸發量大,消化液分泌量大大減少,加上睡眠不足和夏天喜歡吃!生冷食物等因素,胃腸消化功能減弱,如果再吃油膩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因此,應根據夏季特點,選擇清淡、爽口、易消化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