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偷賣家中31斤金條變現(xiàn)565萬,朋友獲利20多萬元,母親起訴
宋代李邦獻曾說過,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dāng)∑渚拧_€是古話說得好,很精準(zhǔn)地點評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一些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的狀況。他們絲毫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心疼他們的付出,只認為一切都是他應(yīng)得的,也該由他處理。
因此,富不過三代,也有一定的道理。要知道,再大的家產(chǎn),一旦出現(xiàn)敗兒,就真的沒救了。
去年10月,武漢一位母親劉女士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呂某返還不當(dāng)?shù)美_@位呂某就是她兒子的朋友,曾經(jīng)幫著偷偷變賣31斤金條。

交易完成后,劉女士的兒子獲取了500多萬的現(xiàn)金,用來買了蘭博基尼豪車、奢侈品,還給了朋友呂某20多萬元。
劉女士想要回這筆錢,法院審理認為:這筆錢雖然是劉女士兒子自愿贈送,但并不是合法勞動獲取的報酬,損害了劉女士的利益,應(yīng)當(dāng)予以返還。
細思極恐,一個未成年在朋友的教唆偷偷變賣家中31斤金條,這件事無疑是給家庭教育一個警告:孩子身邊有什么樣的朋友,或許會影響到他成為什么樣的人。一個喜歡炫耀自己的人,也會帶動旁邊的人去炫富。同樣,父母也要起到教導(dǎo)的職責(zé),因為蒼蠅不叮無縫蛋,只有自己出現(xiàn)了心理失衡等情況,才會讓人有機可乘。
對于事件中的劉女士的兒子來說,盡管他是未成年人,或許對于一些事情還缺乏判斷,但能夠知道用錢買車,大概率還是有一定的判斷力,之所以這樣做,主要還是為了自己內(nèi)心的驕傲吧,想要炫耀自己的財富,也想要證明給身邊的朋友看。
但他不知道的是,當(dāng)你用什么去吸引身邊的人,身邊的人也會用這個來利用你。一個人再有錢,也絕非是源源不斷。人生總會遇見高低起伏,也會有難以預(yù)料的意外,只有當(dāng)你還擁有一些資產(chǎn),并且懂得珍惜、理財,才能讓金錢用之有道。
說到底,還是要回歸正確的家庭教育,因為許多社會問題,仍舊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對于父母不該只是盯著孩子的成績,也要知道孩子的人品,以及建造他的品格力。孩子的人品優(yōu)良,才能成長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