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21.1%,這表明中國已經步入中度老齡化的社會階段。面對這一嚴峻的現狀,國務院辦公廳在數據公布的兩天前發布了一份重要的政策文件,旨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并推動銀發經濟的發展。

image.png

  作為中國首部針對“銀發經濟”的政策,這份文件強調在科技創新、用地用房保障、財政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政府已經認識到銀發經濟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實質性的措施來促進其發展。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先生,作為長期關注老齡社會經濟問題的專家,對這一政策出臺的重大意義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認為,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是中國應對經濟從年輕型向老齡型深刻轉型的關鍵舉措,也是在全球經濟下行、國際國內經濟矛盾復雜演化的背景下,面向未來保持宏觀經濟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

  黨俊武先生進一步指出,發展“銀發經濟”對于解決當前老年人的問題以及年輕人的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發展,老年人的需求和年輕人的就業機會都將得到更好的滿足。銀發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還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創業和就業機會。這有助于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銀發經濟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兩大引擎”的作用,即老年人的事業和產業的協同發展。只有當老年人的事業得到充分發展時,產業才能得到更好的支撐。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于老年人事業的投入,例如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高養老金待遇等。

  也應該注意到,中低收入老人和農村老人等特定群體是當前解決其相關保障制度建設的重中之重。

  許多農村地區的老人每月僅依靠兩三百元的養老金生活,這樣的收入水平難以產生實際需求,更談不上推動“銀發經濟”的發展。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于農村地區老年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生活水平,從而釋放其消費潛力,推動銀發經濟的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面,黨俊武先生認為涉及領域眾多,此次出臺的政策已經有所提及。他補充強調,既要關注當前老年人的問題,也要關注年輕人的問題。如何讓年輕人擁有更好的工作和更高收入,避免他們未來的老年生活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