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4歲的年輕人田斌,騎著一輛電動車,憑借驚人的毅力和勇氣,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奔波了1500公里,從江西新余回到了四川成都的家中。

  一輛電動車,一個背包,還有一顆不羈的心,這就是田斌的旅行裝備。近兩年的時間里,他騎著電動車走遍了全國,一邊送外賣,一邊欣賞風景,已經走過了小半個中國。

  他的足跡遍布各個角落,從江西新余進湖南,經醴陵、寧鄉、常德、龍山縣等地入湖北咸豐,之后又橫穿重慶,路過四川安岳、簡陽,最后回到成都。

  但這趟回家之旅并非一帆風順。進入湖南桑植縣后,連續的雨天讓田斌吃盡了苦頭。雨水淋濕了他的手套,寒風凜冽,他的手被凍得鐵青。由于裝備不專業,保暖效果差,他被凍得瑟瑟發抖。但這些困難并沒有擊垮他,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

image.png

  田斌沿途拍攝了自己的視頻,記錄下這一路的艱辛與美好。視頻中,他面對著寒風冷雨,騎著電動車翻山越嶺。有時候一天能走160公里,有時候只能走五六十公里。

  但無論多遠,他都堅持前行。盤山的路讓他吃盡了苦頭,但他說:“一個人騎電動車全國旅行,沿途送外賣賺旅費,以這樣的方式走遍中國所有城市?!边@就是田斌的夢想和追求。

  旅行的路上,田斌經常每天只吃一頓飯,晚上到了目的地先找到便宜的旅館安頓好車和行李后就在附近吃晚餐,車子就在旅館充電。通常情況下,他會給旅館老板3元至5元錢的充電費。

  為了節省開支,他選擇最經濟的住宿,最低只需19元。這樣的生活雖然艱辛,但對于田斌來說卻是一種享受。

  在陌生的城市送外賣時,他盡可能選擇住宿費低的旅館。到了大城市會選擇價格更低的青旅住。他每天的花費大約是100元,其中住宿花費60元至80元,剩下的錢用來吃飯、充電。

  盡管如此,但田斌卻樂在其中。他說:“我喜歡這樣的生活節奏,有時候在一個城市待得舒服了,一待就是一兩個月。”

  5年前,田斌開始了他的旅行生涯。他曾做過背包客,用自己的積蓄走遍了各個地方。但兩年前,為了維持旅行開銷,他開始邊做眾包騎手邊旅行。

  他喜歡在旅途中結交朋友,一起爬山、野炊、探洞。其中一位來自福建的張先生是在廣西和田斌結識的。他們一起分享旅行的快樂和見聞。

  田斌的旅行節奏其實并不快,有時候在一個城市待得很舒服時就會待上一段時間。廣西是他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那里的山水和溶洞讓他流連忘返。而湖北的熱干面和四川的熱干面味道也有所不同,讓他印象深刻。

  田斌說:“我并沒有計算過總里程數。”不過電動車的里程表顯示已經走了3.5萬公里。這個數字是驚人的,它見證了田斌的努力和堅持。春節過后,他還會繼續自己的旅程。如果有條件允許的話,他會將旅行一直進行下去。

  田斌的故事也讓我們思考,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是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還是勇敢追求內心的夢想?田斌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說:“我想將自己的這一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后期我也希望寫出自己的游記,講述我在旅行路上的所見所聞及所想?!?/p>

  對于田斌來說,旅行不僅僅是為了看風景,更是為了體驗生活、感悟人生。每一個陌生的城市,每一個遇見的人,都成為了他生命中寶貴的記憶。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旅行的真諦:在路上,找尋內心的平靜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