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記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胎記顏色只是表象,出生時很多人身上都會帶著各種各樣的胎記。民間按顏色形象地分為“紅胎記”、“青胎記”等。雖然這樣的分法形象,但顏色僅僅是外在表象,同一類顏色可能是不同疾病導致的,同一種病也可能長出不同顏色的胎記。因此,我們應該對各種胎記有所了解。
紅胎記,有些人稱之為“血管瘤”,是脈管疾病的一大類,現在學者們將之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嬰幼兒出生時血管瘤不一定存在,出生后發現,會迅速長大;血管畸形一般出生時即存在,短時間內沒有明顯的發展變化,但隨著身體的立、臥,會發生大小和顏色的變化。毛細血管畸形(鮮紅斑痣)的顏色從淡粉色到紫紅色不等,隨著年齡增大逐漸加深增厚,甚至有結節增生。
青胎記,包括4種情況:太田痣,是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額部、眶周、顴部等)生長的藍色斑片,不凸起,沒有毛發,一般等到斑片穩定后開始治療;伊藤痣,分布于胸肩部,其組織學和治療同太田痣;蒙古斑(又稱兒斑),多見于臀部,3~4歲可消失;藍痣,有些色素痣由于色素及分布異常,呈現為藍色,其治療以手術為主。
黑胎記,黑素細胞痣,大小不一,面積大、有粗大毛發的常被稱為“獸皮痣”。這種痣由于位置較深,除了較小的可以激光治療外,其余一般需要手術治療。
褐色胎記。常見的有咖啡斑、貝克爾痣、雀斑樣痣。此外,I型神經纖維瘤病人的皮膚上常常有牛奶咖啡斑和腋窩雀斑。
紅胎記,健康的定時炸彈胎記中,最常見的就是紅色的嬰幼兒血管瘤,多數在出生一段時間后發現,出生后1年內(尤其前半年)生長迅速,1~2年進入消退期。雖然嬰幼兒血管瘤有自身的消長規律,但其在生長期內可對周圍組織器官壓迫、侵蝕,并誘發潰瘍,造成以下損害:1。潰瘍。嬰幼兒血管瘤潰瘍發生率為5%~21%,引起持續疼痛,患兒哭鬧不止、喂養困難,還會引起出血及感染。2。容貌損害。由于血管瘤對周圍組織的侵害,潰瘍、感染的發生,正常組織受到損害,消退后常常會留下色素脫失,形成花斑,甚至會形成瘢痕,影響外觀。3。功能損害。有些腫瘤發展快,體積較大時會擠占周圍器官,比如眶周的血管瘤可能影響視功能。血管瘤繼發的嚴重瘢痕可牽拉周圍組織,引起功能障礙。嬰幼兒血管瘤在發現后一年內,尤其是前半年發展迅速,所以應在發現后盡早治療,一般出生后7天即可治療。一般采取激光治療,有效率達90%以上。初期可抑制血管瘤增長,增生期可促進血管瘤的消退,消除期可消退殘留的毛細血管擴張。激光治療還可加速血管瘤潰瘍愈合,減輕疼痛。此外,還可通過口服藥物、注射和外敷局部藥物、加壓療法、手術治療。
上一篇:
夏天寶寶易忽視的6大感冒誘因
下一篇:
讓孩子越長越笨的因:習慣性愚蠢與家長監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