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引起的發燒并不需要吃藥或醫院治療,只需要父母進行推拿按摩即可緩解。此外,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脾胃,幫助消化。通過不同的推拿穴位,可以緩解寶寶積食引起的發燒。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寶寶積食引起的發燒推拿手法。

首先,寶寶積食發燒的典型癥狀包括:1.突起發熱,沒有其它明顯癥狀,與感冒有明顯區別,體溫較高,常在38—39℃之間。2.精神狀態基本正常,個別高燒時會有萎靡不振現象。3.胃口不佳,看見食物無明顯興趣,大便干或兩天無大便,腹脹鼓起,輕拍時有蹦蹦響聲。4.手、腳心發熱,后背和腹部較熱,舌苔較厚、白膩,口中有異味,呼出的氣體較熱,扁桃體可能會有發紅。這時候就需要給孩子消食、退熱,等脾胃里的食積化熱去掉,寶寶發燒的情況也會好轉。

接下來,我們來分享積食小兒推拿的手法。清天河水清熱解表,瀉心火等,為常用小兒推拿清熱穴位,自孩子腕橫紋中間推向肘橫紋直推。如果孩子發燒度數超過38度了,可加推退六腑。順內八卦位置:內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作用:形滯銷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癥。清大腸多用于治療便秘、食積等癥,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揉板門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于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推四橫紋四橫紋位于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之一。下推七節骨向上推溫陽止瀉,并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癥。

自第4腰椎至尾椎上而下直推3分鐘。順時針摩腹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揉腹。揉足三里位于外膝眼里3寸,脛骨旁1寸,為人體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對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寶寶發燒積食推拿手法

以上就是寶寶積食引起的發燒怎么推拿,積食發燒推拿手法,請大家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