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為了滿足寶寶們對零食的需求,松脆的小食品種類層出不窮,包括薯片、鍋巴以及蝦條脆角等膨化食品。這些食品的種類繁多,但有些被披上了“非油炸”的外衣,使其更受歡迎。然而,非油炸食品真的就比油炸食品更健康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們來看膨化食品中的薯片。各種口味的薯片都是通過甜味劑、谷氨酸鈉、鹽等添加劑調(diào)制而成。雖然這些添加劑可以改善薯片的口感,但長期過量攝入甜味劑還可能引發(fā)心血管病。

其次,膨化食品中還可能添加了含有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銨的膨松劑。長期食用這類膨松劑可能會導(dǎo)致體內(nèi)鋁超標(biāo),進(jìn)而引起進(jìn)食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骨軟化癥等問題。

此外,還有兩種未知的危害:一是鉛。加工食品的金屬管道通常是鉛錫合金,高溫下鉛會被汽化,污染膨化食品。兒童鉛排泄功能弱,容易蓄積在體內(nèi),造成慢性危害,影響終生健康。其二是丙烯酰胺。焙烤的薯片仍含有丙烯酰胺,只是含量較小。過量長期食用依然會造成丙烯酰胺的蓄積,國際癌癥機(jī)構(gòu)將其列為“人類可能致癌物”。

拿方便面來說,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比油炸的還高近5至10微克/千克。所以,對那些冠以“非油炸”名義的食品也要少吃。

然而,一些所謂的非油炸脆片食品,為了增加口感酥脆,往往添加了大量高飽和的油脂,其中含有大量的棕櫚酸或硬脂酸。電影院、小攤販所售賣的爆米花應(yīng)當(dāng)是真正的非油炸食品嗎?實(shí)際上,它們會加入不少植物奶油,以增加酥脆口感和香氣。在純粹的膨化食品中,比如一些新品種的米花、雜糧米花當(dāng)中,很多品種加入了大量氫化植物油。人們都知道,植物奶油是氫化植物油制成的,它們含有臭名昭著的反式脂肪。

總之,美味的膨化食品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有些甚至高達(dá)30%以上。所以,在選擇零食時,松脆可口的食物都難以擺脫高脂肪、高能量的困擾。即使冠以“非油炸”的名義,也并不意味著可以放心大量、盡情地吃。因此,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零食時,應(yīng)更加注重零食中的營養(yǎng)成分,而非僅僅關(guān)注其標(biāo)簽上的“非油炸”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