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人來說,辣的、酸的、甜的食物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對于寶寶來說,也是如此。許多小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習慣于食用口味重的食物,這可能導致他們長大后,只對口味重的食物感興趣,甚至因為飯菜清淡而不愿吃飯。因此,八寶網的小編們為大家帶來了如何讓寶寶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的方法,以及如何改善寶寶不吃飯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1歲以內的寶寶,他們并不需要額外的鹽分。因為寶寶從母乳或牛奶中攝取的天然鹽分已經能夠滿足他們的身體需要。所以,在1歲以內的寶寶飲食中,并不需要額外加鹽。過早地讓寶寶接觸鹽等調味料,可能會導致他們無鹽不歡,拒絕沒有味道的原味食物。

其次,我們需要了解寶寶每天所需的鈉的量。一般來說,1-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700毫克的鈉,相當于1.8克食鹽的量;而4-6歲的寶寶需要的鈉則升至900毫克,相當于2.3克食鹽的量。然而,寶寶所需的鈉并不僅僅來源于食鹽,生活中的許多“隱形的鹽”也需要我們注意。

例如,生活中的“隱形的鹽”包括紫菜、蝦皮、海苔等海產品,以及醬油、醋、沙拉醬、花生醬等調料品。還有更隱蔽的餅干、面包、奶酪、飲料、零食等,這些食物中的鈉含量其實都很多。因此,在給寶寶吃大魚大肉時,盡量不加鹽,或者少放一點鹽。如果只能和大人一起吃飯,媽媽或長輩做菜時,盡量少放一點鹽。

此外,我們還需要了解重口味的危害。菜湯盡量少讓寶寶喝,因為鹽都溶解在湯里了。如果全家吃啥寶寶也吃啥且都是重口味,寶寶也從小吃出重口味來,這樣的高鹽飲食危害很多:如:加重孩子腎臟代謝的負擔,影響腎功能健康;使抵抗力的下降,讓孩子愛生病;而且還影響鈣鐵鋅這些礦物質的吸收。

從長期來看,如果孩子小時候吃鹽吃得比較多,他的口味就會比較重。這種重口味,一旦形成的話,會對孩子成年以后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現在心腦血管健康高血壓病這么普遍,與這個鹽有非常大的關系。

最后,我們需要注意,當寶寶出汗較多,或寶寶出現腹瀉、嘔吐時,寶寶的鹽攝取量可比平時略增加一些,應注意給寶寶從飲食中補充。此外,我們還可以盡量讓寶寶吃相對健康的水果、酸奶等,避免讓他們吃零食,如話梅蜜餞果凍蛋糕面包等。總之,要想寶寶攝入少一些鹽分,控制零食非常有必要,隨便少吃一包零食,就能減少幾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