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寶寶吃奶時哭鬧的問題
更新時間:2023-12-04 01:19:35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未知
有一位媽媽曾向我描述了一個現象:每次嬰兒吃完奶后,大約十多分鐘就會開始排尿、啼哭,更換尿布后仍持續哭泣,此時只能再次給嬰兒喂奶。然而,她并不確定是奶水不足還是其他原因,因為嬰兒在吸吮奶嘴時聽不到吞咽聲,有時剛吞咽一會兒后又吐出奶嘴哭泣。她對此感到困惑,為什么嬰兒吃得越多反而哭得越厲害呢?這種現象可能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一、嬰兒是否已經吃飽?人工喂養的嬰兒每天需要吃多少奶,可以按照每公斤體重每24小時100~120毫升的標準來計算,媽媽們可以非常準確地把握。但是,母乳喂養的嬰兒每天需要吃多少奶、是否已經吃飽,媽媽們往往沒有確切的數據。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1.觀察嬰兒的體重是否按照月齡增加到相應階段的正常值;2.觀察嬰兒吃完奶后是否能夠安靜地睡兩三個小時或玩耍一會兒;3.觀察嬰兒的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黃色軟膏狀;4.觀察嬰兒吃奶的時間是否過長(超過30分鐘),一般來說,喂奶時間應在15~20分鐘為宜。如果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嬰兒應該是已經吃飽了。嬰兒沒有吃飽的現象可能表現為:大便變得稀薄、發綠、次數增加;吃完奶后情緒仍然不好,很快又因饑餓而啼哭;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等。二、檢查嬰兒的口腔是否有潰瘍。有些嬰兒患有鵝口瘡,吃奶時疼痛,也會哭。三、觀察嬰兒是否鼻塞,影響到吃奶。鼻塞的嬰兒只能通過嘴巴呼吸,吃奶的時候不能呼吸,吃不好奶,自然會感到生氣,從而哭鬧。四、觀察嬰兒是否有腸胃不適。3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腸道發育不完善,無法很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和食物,有時會出現一些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需要媽媽細心照顧。這種嬰兒通常伴有腹脹、腹瀉、吐奶等癥狀。在排除以上各種原因后,如果嬰兒仍然無法正常吃奶,就需要及時就醫了。在親子天地熱文排行榜中,這種現象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