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心理的主要成因是兒童受到過分的保護。因此,我們必須從改變教育方法開始。過分保護是受到大人對兒童可能承受苦難和辛勤工作思想的影響產生的。這種思想使大人對許多事情感到擔憂,他們不希望孩子去嘗試,不讓他們做這,不讓他們做那。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會逐漸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要改變兒童的怯懦心理,我們必須首先改變大人的過分保護行為。我們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外出活動和與人交往的機會。特別是對于在家里由老人帶養的孩子,他們需要從家庭的小圈子里解放出來,經常帶孩子到公園和其他公共場所,讓他們接觸、認識、熟悉更廣闊的世界。我們可以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中,去國外旅行,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與伙伴們一起玩游戲,和大家一起參加娛樂活動。監護人必須有目的地讓孩子獨立完成任務,并設定完成任務的時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給孩子鼓勵、指導和幫助。孩子完成任務時,我們應該表揚他們,讓他們確立自信。為了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我們應該經常給他們講述一些贊美勇敢的故事和童話,對他們進行勇敢者的榮耀和勇敢的教育。同時,我們也要告訴孩子,膽小鬼是不能做任何大事的,讓他們鄙視膽小怕事的行為。對于兒童的具體弱點,我們也應該有針對性地鍛煉和引導。例如,如果孩子害怕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說話,我們可以每次有客人來的時候,讓他們和客人接觸,這樣他們就會逐漸改變他們的膽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