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突然去世,女子想繼續“試管嬰兒”手術遭醫院拒絕!法院這樣判……
微刺激方案其實也是可以在取卵后當月移植鮮胚的,但是患者身體情況必須要滿足移植鮮胚的條件才行。臨床上大部分女性用微刺激方案促排后取卵身體都是不能達到鮮胚移植條件的,首先就是內膜不同步,較薄是不適合移植鮮胚的,再來就是微刺激方案取卵數量一般較少,單個周期內可用的胚胎數量是較少的,一般都會冷凍胚胎,進行多個周期的取卵后,獲得較多的胚胎再進行移植。
微刺激方案是采用小劑量促排卵藥物進行卵巢刺激,在臨床中主要針對卵巢儲備下降的患者實施。雖然兒微刺激方案可以當月新鮮周期移植,但大多數情況微刺激方案都是當月取卵后進行胚胎冷凍,日后解凍周期移植。之所以不能當月移植鮮胚原因具體如下:
1、取卵數量少
微刺激方案是控制性超促排卵的一種方式,相對比較溫和,用藥時間短、劑量小,適合卵巢功能較差的人群,但若卵子數量較少,可利用胚胎數量也較少,因此在促排當月沒有足夠可移植胚胎時,會進行胚胎凍存,取消鮮胚移植。
2、內膜厚度不達標
微刺激方案多會用到氯米芬,氯米芬有拮抗雌激素作用,可導致內膜偏薄,引起子宮內膜容受性改變。另外,若取卵前孕酮升高,也可導致子宮內膜種植窗提前關閉,造成胚胎內膜不同步,鮮胚移植成功率會明顯下降,因此不能移植鮮胚。
3、其他
雖然微刺激方案比較溫和,但仍可能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常有腹痛、腹脹等不適,若鮮胚移植可加重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癥狀,從而影響鮮胚移植成功率,因此不能移植鮮胚。
生兒育女,承歡膝下
是夫妻對延續生命的美好期盼
一對夫妻在醫院進行
“試管嬰兒”移植術過程中
丈夫意外去世
妻子想要完成“未完成”的心愿
要求醫院履行胚胎移植術卻遭拒
近日,浙江溫州鹿城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要求醫院繼續履行醫療服務合同,實施胚胎移植術。
6月5日,當事人小敏(化名)收到了這份判決書。夫妻嘗試“試管嬰兒”
2018年10月,小敏與丈夫為了要孩子在溫州某醫院進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并簽署了一份關于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醫療狀況及權利義務的知情同意書。
正當二人沉浸在胚胎培育成功的欣喜中,不幸發生了——
小敏的丈夫因突發疾病住院
。小敏遂通知醫院進行胚胎冷凍。沒過多久,小敏的丈夫去世。
為了延續血脈,小敏要求醫院解凍胚胎并繼續進行胚胎移植術,但遭到了醫院拒絕。
網絡圖片
“知情同意““社會公益”原則
2019年3月,小敏將醫院起訴至鹿城區人民法院,要求醫院繼續履行合同。
醫院方面充分理解小敏的立場,但是他們經過多次討論,認為小敏的要求不符合法律規定。
要順利完成“試管嬰兒”的生產,需要經歷
體外受精
和胚胎移植術
兩個步驟。為了確保胚胎質量和成功率,醫院往往會培育多個胚胎細胞,這個過程中涉及到冷凍胚胎、產生多胎后是否選擇減胎、禁止性別選擇等問題。因此,在實施胚胎植入術前,需要醫院和夫妻雙方簽署上述知情同意書
才方可進行。網絡圖片
但是,小敏的丈夫在胚胎移植術前去世了,無法簽署這些知情同意書。醫院如果在沒有取得上述同意書的情況下實施胚胎植入術就會違反衛生部發布的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
,也會違反“單身婦女不得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這條“社會公益原則”
。生育后代應當予以尊重和保障

經查明,小敏的婆婆已經去世,作為小敏丈夫的法定第一順位繼承人,小敏的公公希望家里的血脈能夠延續下去,孩子出生后也愿意撫養。
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小敏與丈夫已經與醫院簽署了一份
《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術同意書》
,醫院已經為其實施了體外受精術,雙方形成對了醫療服務合同關系
,并且已經進入履行階段。雖然小敏的丈夫在此期間亡故,但不影響后續合同的繼續履行
。網絡圖片
這份合同的目的在于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子女,無論是小敏丈夫生前的意思表示、行為表現及社會大眾的普遍認識,胚胎移植是實現合同目的必然步驟,屬于醫療服務合同的一部分,并沒有違反知情同意原則。
醫院在治療過程中的風險告知,是醫院應履行的義務,而小敏這方已經予以認可,不構成后續醫療服務合同的履行障礙。
另外,法院認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規定的社會公益原則指向單身婦女,而小敏與丈夫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已經簽署了《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術知情同意書》并已經實施了體外受精術,小敏屬于喪偶單身婦女,
繼續進行胚胎移植術并沒有違反社會公益原則。
法院在判決書中特別說明,生育權是人的基本權利。
針對不孕不育夫妻,能夠借助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在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則的情形下得生育后代,是一種生命延續的期盼。
尤其在本案中,雙方在已經接受治療的情況下,丈夫不幸亡故,妻子愿意接受胚胎植入術生育后代,并已征得其丈夫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同意,故應予以尊重和保障。
綜上,法院判決醫院繼續履行合同,為小敏實施胚胎移植術。
來源:浙江法制報(記者 高敏 通訊員 鹿萱)
浙江法制報 zjfzbs
上一篇:
重慶哪里做試管嬰兒最權威?
下一篇:
結果展示: 不一樣的培育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