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編者按:

育齡婦女人數減少、生育意愿低迷,不斷攀升的不孕不育率是人口議題之下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三孩政策的開放,輔助生殖逐漸受到不孕癥或年紀偏大人群的青睞,而針對不孕不育的輔助生殖技術也相應地備受關注。

為采取積極措施支持生育,日前,北京將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了醫保甲類報銷范圍,3月26號開始正式實施,這給許多有生育需求但孕育困難的家庭,提供了更多支持。包括凍卵、人工授精、試管嬰兒在內的多種輔助生殖技術也再次引發大眾關注。紅網聯合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推出輔助生殖技術系列科普視頻,本期就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試管嬰兒手術,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科主任毛增輝為市民解讀。

試管嬰兒輔助生殖技術已經在臨床運用了40多年,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主要是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叫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主要適用于輸卵管因素不孕的女性以及男性中度的少弱精子癥等群體。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為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主要適用于男性嚴重的少弱精子癥或是梗阻性無精癥等類型不育患者。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叫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技術,主要適用于有遺傳性疾病的人群。可以在胚胎移植術前進行胚胎的檢測,篩查出正常的胚胎移植到子宮內,避免遺傳性疾病往后代的傳遞。

毛增輝提醒,并不是說哪一代試管嬰兒技術更加先進,每一類技術適用于不同的群體,從醫學上來講,不主張盲目地去選擇三代。如果說通過一代或者二代技術可以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用選擇更貴的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因為三代的輔助生殖技術需要進行胚胎活檢,胚胎活檢是有創操作,可能為子代安全帶來隱患。目前的研究表明,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并不能提高妊娠率,還可能帶來一些其他的風險,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更合適的技術進行治療。

統籌:周曼、劉丹

后期:歐陽雪碧

文:三三

進入2022年以后,關于開放三孩的政策和一些鼓勵生育政策越來越密集,不少人感受到了來自家庭和國家的“催生”。大家都知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提倡的是只生一胎,當時龐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很不匹配,于是國家開始控制人口數量。實行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現在的80后、90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

這個政策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口的增長,也就對應的出現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如今,這些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也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而這些子女也成為了家庭的經濟支柱。對于現階段的獨生子女來說,就面臨著兩個人需要贍養四個老人,此外,還有小孩需要養育,再加上房貸和車貸。這些都依靠著兩個人的工作收入,完全就是入不敷出。

那些二孩或三孩家庭,兄弟姐妹可以分擔壓力,互相扶持,而這些獨生子女家庭,他們除了這些經濟問題之外,還有照顧老人的問題。父母在單位上班的,退休后會有一定的退休金,一般能維持老人正常生活的開支。如果出現生病住院的情況,昂貴的醫藥費可能需要獨生子女自己承擔,雖然二胎和三胎的家庭,在早期撫養上面臨著壓力,但是將來撫養老人的問題就會輕松很多,兄弟姐妹們能夠共同分擔,壓力就會相對減少。

其實獨生子女家庭在當時來說,是很好地響應了國家的號召政策,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他們所面臨的的養老、養孩問題已經凸顯,國家必然不會虧待他們。現如今,新規之下,各地就獨生子女家庭也出臺了許多利好政策。

符合條件的能夠領取的3項補貼>

第一,獨>生子女父母補貼>>

要領取補貼的家庭要滿足只有一個孩子,始終沒有要二胎的打算,如果之后又生育了二胎,那么就不符合領取的條件。此外,還要滿足孩子是18歲以下,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這些是18歲以下,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并且沒有違反過相關規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還沒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需到相關部門,攜帶雙方及其子女的戶籍信息進行辦理。

視頻|輔助生殖科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試管嬰兒手術

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可以在退休之后,領取至少1000元的國家補貼。每個地區的政策都不同,發放的補貼金額也不同,一二線城市領取的補助比三四線的要高。除此之外,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的養老金額也會進一步提升,上漲幅度會根據各個城市政策變化。

第二,>獨生子女教育補貼>>

對于獨生子女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的獨生子女,國家給予了兩項教育補貼。一是現金補貼,分別在1000-3000元不等;二是加分政策,高考時,符合要求的獨生子女最高可享10分的加分,具體根據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家庭情況而定。這項補助是對于城鄉之間的教育水平差異大的這一現象而定。

第三,>獨生子女意外傷亡補貼>>

孩子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如果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受到意外傷害,使其傷殘喪失勞動力,那么會使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因此,為了緩解這類家庭的生活壓力,對獨生子女家庭子女出現傷殘情況時,可以申請補助。此外,如果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受到意外傷害導致亡故會得到一月340元的補貼。

比如北京市規定,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的死亡補貼是,城鎮居民每個人一個月340元,農村居民是170元。當女性年滿五十五周歲、男性年滿六十周歲后,他們所在區應當給予每個人不少于5000元的一次性經濟幫助。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以后,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就可領取。

獨生子女護理政策的福利>

對于滿足條件的獨生子女家庭,除了三項補貼,還有兩大福利。一是生子女的護理政策。要知道,獨生子女家庭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贍養老人的問題,特別是遇到父母生病住院的,孩子要照顧父母就會耽誤工作,當前社會就業壓力大,哪一邊都耽誤不起。據統計,目前我國有獨生子女大約1.8億人,護理假期對于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

目前,只要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年滿60周歲,就可以申請每年一次的護理假期,在護理假期間,不得克扣獨生子女的薪資和福利待遇。各地的政策時間都不一致,比如安徽有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父母生病住院期間,將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的護理假,可以一次性休完,也可以分次休,而且在護理假期間,可以享受在職在崗的工資、獎金以及福利待遇。這一政策有效解決了獨生子女父母的看護難題,非常有人性化。

第二個福利是獨生子女個稅減免政策的福利。正常來說,所有人都要按規定繳納稅收,而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年滿60歲的話,可以申請2000元的個人所得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獨生子女家庭的經濟壓力。

七普結果顯示,我國在60歲以上的人口約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其中超過65歲的人口有19064萬人,占到了13.5%。可以看到,當前我國老年群體已經非常龐大,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階段。當前國家不僅開放了三孩政策,還退出了一系列生育政策,就是鼓勵大家生育。

在這個人口轉型的關鍵時期,更應該提高獨生子女家庭的幸福感,減輕其生活負擔。畢竟獨生子女家庭面對的養老和撫養壓力要遠大于普通家庭,也更需要政策支持。相信隨著國家對于獨生子女的三大補貼和兩大福利落地,將會緩解這一代人的壓力。